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商务
铜仁市壮大三大销售主力 让“梵净山珍”风行天下

近年来,铜仁市聚焦产业发展“八要素”,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全面实现铜仁农村经济振兴增添助力。在“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夏秋攻势行动中,积极壮大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电商三大销售主力,让“梵净山珍”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引进流通主体,实现产销对接

为有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我市积极探索“1+10+N+3”农商互联产销对接模式(“1”即组建1家市级流通龙头企业,“10”即在全市10区县各组建1家县级流通龙头企业,“N”即N个产业基地<特别是铜仁市204个500亩坝区>,“3”即拓展省内、东部和“黔货出山进军营”三个市场),不断健全市场流通体系,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推动市、县流通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进行深度合作,形成市、县、基地联动,推动市级云仓+区县节点仓建设,联合打造全市以11大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大宗农产品规模化配送,推动形成全市大流通、大调度、大配送格局。

梵净仙菇、高原红薯、德江天麻、玉屏黄桃、温氏生猪……一个个产业在铜仁遍地开花。为了让产品走出大山,引进贵州合力商业投资集团在铜仁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计划在全市新开连锁门店13家以上,并与部分区县合作社或基地签署长期稳定的产销协议。目前沿河店已开业,德江、万山店正在筹备之中。同时,加快推进苏高新农产品供应链示范基地、德江县煎茶冷链物流园等一批冷链项目实施,引进食行生鲜、鸿海、亿创等企业入驻。

据了解,2014年玉屏侗族自治县引进现代大型畜牧企业广东温氏集团,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8000万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为实现生猪产业产销精准对接,鼓励支持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建设生猪产品流通市场和鲜销猪肉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挥流通型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活跃城镇市场

农村经纪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出现,不仅把千家万户的农产品带进了更广阔的天地,还打通了就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村这块土地大有可为。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18至2019年我市共培训农村经纪人4245人。今年拟按照夏秋攻势行动的总体安排,重点挖掘培育一支百人以上的有活力、有能力、有实力的农村经纪人队伍。

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积极引导大批有经济头脑、有文化水平、有思想高度的有志之士加入到农村经纪人的队伍中来,为家乡产业发展做贡献。通过成立农产品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大力发挥农村经纪人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纽带作用,盘活农产品市场,拓宽广大农民致富增收路。截至2019年初,该县已经涌现了1000多名农村经纪人,共帮助农民销售各类农产品达600多万余元。

发挥电商平台作用,推动消费扶贫

互联网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在技术的助推下,我市大力发展电商做好线上市场,深化与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合作,培育农村电商扶贫市场主体,目前全市有网商网店6114家。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紧扣破解农村电商站点服务单一、买多卖少、物流不畅等瓶颈问题,创新探索“印江电商驿站+”电商扶贫模式。通过建设营销平台、开通乡村电商“物流直通车”、联动“电商驿站”等实现农村电商一体化运营,切实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全市电商发展提供了印江样板。为大力推进“印江电商驿站+”发展模式,申报铜仁市云仓物流体系供应链项目中央投资项目资金13.6亿元,启动印江云仓+驿站建设。开展以县域为特色的20个网红产品视频拍摄工作,组织104户商家,142款农产品入驻贵州省农产品交易平台,推动全市169家供应商和473个农产品完成全国扶贫产品认定。

在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利用新媒体先后举办网上茶博会、县长直播带货活动40余场次,累计销售农产品1089万元。聚焦“9+3”贫困地区消费扶贫,开展“为沿河打Call,e起来扶贫”网络直播带货活动,销售沿河农特产品11148单,销售金额181.72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1328人,全面发挥了互联网电商平台作用,为农产品销售注入生机活力。

在开展“一码贵州”消费扶贫活动中,大力宣传“一码贵州”平台,引导我市商贸流通企业、基地、合作社等入驻“一码贵州”平台,积极对接对口帮扶城市苏州购物平台,推动消费扶贫,为铜仁脱贫攻坚工作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铜仁日报  李紫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