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贵州金沙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

贵州金沙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9.67平方公里,开发区规划主体框架为“一区多园”。一区即整体形成集工业、科研、商贸、文化、物流于一体的经济增长核心区,多园为装备制造园、特色食品产业园、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园、循环建材园等。

一、基本情况

开发区入驻项目共计106个,建设 标准厂房102万平方米,其中一、二期46万平方米已建成 (其中职工宿舍8栋) ,有 37 家企业入驻,三期56万平方米快速推进 、已经入住企业项目5家 连接新老 经济开发区 主干道路建成通车, 总建设面积60万平方米的3个新型安置社区陆续入住, 日供水3.5万立方米的供水水厂、日处理2.4万吨的污水处理工程、110千伏变电站 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投资108.5亿元,建成区面积 13.6 平方公里,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 75个产业项目 入驻,投产 47 家,实现年产值 100.6 亿元,解决就业1. 4 万余人。依托经济开发区,加快煤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步伐,努力打造千亿 园区。

目前,奥斯科尔等26 家电子企业入驻电子产业园,形成了电子产品产业链。朗月煤机、贵州高新装备制造等煤机生产企业落户装备制造园,形成煤机装备制造业集群;贵州皇冠建材、朗月建材、绿色环保建材、重庆建安等企业入驻新型建材园,形成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湖北宜化(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冠香坊、大西南(康星油脂公司)、盛宇酒业、贵奇酒业等企业集团入驻有机食品园,形成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一是 坚持规划引领,将 城市建设与园区建设 融为一体,同步规划、整体推进。 金沙经济开发区 规划面积 29.67 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 19.24 平方公里。规划主体框架为“一区多园”。一区即整体形成集文化、娱乐、工业、科研、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经济增长核心区;多园为装备制造园 食品加工园、高新技术园、有机食品产业园。 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达到以城带产,以产促城的目的。同时, 将商贸、文化、金融等项目规划靠近新城区中心, 完善了城市 综合配套服务 功能,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市集中。

二是坚持配套同步,大力加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 长江大道、黄河大道等7条城市和园区主干道路基本建成,“ 四横六纵一联线”的城市路网已经形成 。为 切实解决项目拆迁补偿安置问题,在园区建设光明、古新等5个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的 大型高中、职中、医院、交警指挥中心、客运站、物流中心等项目正有序推进。

(二)优质服务,提高效率

一是通过建立干部联系项目服务工作机制,加强跟踪服务。对每个入园项目均明确了“一名副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一套服务班子、一条龙跟踪服务”和特事特办的要求作好服务,开发区管委会还针对每个项目,明确了至少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专门联系。建立了倒排工期机制,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企业、项目一线,解决问题,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确保项目速建设、早投产;二是通过打造“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坚持“能快则快、能简则简、能免则免、特事特办”的原则,在省、市下放的权限范围内,尽力为部门、企业及投资者“松绑、开绿灯”。对重大工程项目和纳入包保项目实施跟办、协办、代办甚至包办相关手续,确有难度的,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在开发区内设立了治安派出所,为开发区建设及企业生产保驾护航;三是通过实施人才保障机制,为企业引进各类人才。与各乡镇签订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责任书,为企业引进财会、管理、熟练技术工等各类人才。四是促进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职业技术由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选派学生到企业实习,解决了企业招工难问题,为企业培训实用人才。

强化招商 ,借力发展

我县始终把招商引资放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抓招商。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 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金沙县招商引资工作优惠奖励暂行办法》和《金沙县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将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级干部、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和相关企业,做到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头上有指标,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解放思想,全民出动齐招商。全县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势,彻底扫除影响招商引资的各种障碍,发扬“5+2”、“白+黑”的精神,树立载体招商和环境招商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变管理为服务,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大发展,形成“人人知晓招商、人人宣传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良好氛围。二是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把标准厂房作为全民创业的重要平台,加快标准厂房建设,促进入驻企业投产达效。

(四)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一是规划先行,节约集约用地,积极解决用地问题。根据经济开发区规划作好土地指标的报批,积极开发利用荒山荒坡、废弃地,将标准厂房原规划设计的三层增加到四至五层,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切实解决了开发区项目用地指标问题;二是多形式解决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加强政银企合作,多渠道融资共计达46.75亿元。

(五)依法补偿,和谐搬迁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从各乡镇、各部门抽调了一批工作上有干劲、有经验的年轻干部组成了三个工作组,负责协助各乡镇在开发区建设中的项目征地、拆迁工作。通过电视、报纸、宣传栏、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宣传城市及开发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让群众从根本上了解开发区建设,支持开发区建设,服务开发区建设。二是依法征地拆迁。制定了《金沙县县城规划城区土地和房屋征收补偿实施细则》,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民。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及时公布、兑现征地拆迁资金,实现了和谐拆迁。在项目征地工作中,除按现行土地征收标准执行外,每征收一亩耕地无偿补助10平方米的商铺,允许拆迁户以成本价再购买10平方米的商铺,解决被征地农户今后生活保障问题。规划建设了古新、光明、金槐社区和黎明安置社区,配套学校、医院、商场等附属设施建设,切实让被搬迁群众思想上无顾虑、 行动上支持、生计上有保障,确保被征地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落实责任,严格考核
        一是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倒排工期,严格目标,抓好落实。二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由县督办督查局会同县项目办,实行“一周一通报、半月一考核”制度。三是严格责任追究,由县督办督查局会同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察部门,对各项目指挥部、项目涉建乡镇和责任部门,实行黄色预警、红色预警、组织处理三个层次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项目实施单位、监理单位、跟踪审计单位,实行黄色预警、红色预警、强行清场三个层次的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