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贵州缩影丨从奋起直追到赶超跨越—— 贵州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

    站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潮头回望,黔贵大地最雄奇的变化、最壮丽的气象、最伟大的飞跃,充分展示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

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穿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依托改革推动、创新驱动、产业拉动和开放带动的重大引擎,在赶中加速,在转中跨越,在改中突破。连续10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综合实力实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极为不易、极不平凡的“黄金十年”。

恒力(贵阳)产业园倒筒车间工人正在更换经过倍捻的丝线[恒力(贵阳)产业园供图]

在赶中加速

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扎实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努力赶上全国的发展步伐。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贵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3540.83亿元增长至19586.4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704元增至23996元,创造了经济增速长期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的贵州速度。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业强。贵州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有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大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十三五”时期,开放的贵州有了更明显的提速。“政府政策支持加上营商环境优化,企业得到快速发展。”2015年,蒋鑫在六盘水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助推“黔货出山”,2018年订单、销售额同比2017年增长174.4%和1410%,成为发展最快的一年。此后2019年至2021年,公司年均销售额增长40%。

作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不断深化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开放“朋友圈”,推动一批优秀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经济分工,让贵州无数优质农产品走俏国内国际市场,为贵州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届贵阳工业博览会上,厂商给消费者介绍新科技产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方亚丽 摄)

在转中跨越

作为传统行业转型发展的典型,2021年贵州新型建材产业总产值达1508.74亿元,较2010年前劲增8倍多。

“说到底,就是贵州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依托市场需求和省情实际为新型建材产业量身定制的路径方略。”贵州省建材联合会负责人说,其中最主要的3个核心词:智能制造、优化布局和绿色发展。

瞄准大数据“蓝海”率先发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大数据在贵州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增长极,成为贵州过去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贵州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实现翻番。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了贵州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加快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老干妈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从传统制造向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达到80%以上;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智能排产系统后,减少工作量,降低10%至12%的制造成本……

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基本实现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工业产品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和配套加工转变,工业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变。

毕节市七星关经济开发区一家刺梨加工企业的工人在传送带上筛选刺梨鲜果(陈曦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在改中突破

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年来,围绕持续做亮做响“贵人服务”品牌,“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速,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加快落实负面清单制度,为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的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有力更有效。

    “疫情发生以来,税务部门帮我们快速办理600余万元出口退税,对企业稳定资金流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遵义神曲乐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郑传玖为贵州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点赞。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贵州以“千企改造”“千企引进”为抓手,坚持优化存量和培育增量两条腿走路。“十三五”时期,贵州着力在转型升级中坚持创新引领,工业经济“时代特征”越来越彰显。紧贴时代前沿,加大新技术应用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双千工程”成效显著,6000余户企业实施改造升级项目7000余个,拉动技改投资近5000亿元。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激荡着发展活力,收获着丰厚的回报。

贵州实施产业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动,强化领导带头招商、行业主管部门领衔招商、驻粤东西部协作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优强企业1641家。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连续3年持续上升,贵州省排名同比上升3位。

    贵州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坚持走差异化创新路子,不断激发内生原动力、引入外部生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闯中跨越

    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贵州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民生改善新跨越、体制改革新跨越、生态文明建设新跨越、社会治理新跨越。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要求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贵州开启新征程、开创新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明晰了目标路径、注入了强大动力。

    加快从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向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转变、从投资拉动为主向需求协同拉动转变、从政府主导为主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共同作用转变,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意志和行动。

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初步构建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随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加快落地实施,全省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6万亿元、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6.3%、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0%以上,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在破解多重约束中迈出坚实步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趋优,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新征程上,贵州将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历史机遇,肩负重大使命,善走别人走过的成功路,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敢走别人没走过的新路,当好探路者、试验田、先行区,以敢闯敢试的姿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奋力开创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的“黄金十年”。

一根钢丝的国际标准

工人在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作(罗星汉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3月23日,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制订的ISO 23213:2022Carbon Steel wire for beddingand seating springs《床垫及座靠垫用碳素弹簧钢丝》国际标准在全球正式发布。这是贵州钢绳主导起草的第二个国际标准。

6年前,贵州钢绳主导制订的ISO 2408《钢丝绳-要求》国际标准发布不久,在遵义市红花岗区的贵州钢绳红砖厂房内,企业又开启了新国际标准研制的征程。

国际标准的制订是将核心技术向全球输出的标志性成果。贵州钢绳主导制订的两项国际标准,不仅代表贵州品牌,还代表着“中国制造”。

贵州钢绳技术中心副主任陆萍介绍,此前,企业的第一项国际标准,让我国钢丝绳制造技术拥有了国际话语权,实现了我国钢丝绳行业和贵州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从神舟飞船到三峡电站,从多个大型体育场馆到国内80%的悬索桥,都能见到贵州钢绳生产的“巨龙”牌钢丝绳。过硬的技术支撑和产能规模,让贵州钢绳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金属线材制品专业生产基地,企业生产的钢丝绳产品已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贵州钢绳围绕钢丝、钢丝绳、PC钢绞线和缆索等四大产品领域,接续攻关国际标准。企业将目光锁定在需求巨大、贸易频繁又缺乏专用标准的床垫及座靠垫用碳素弹簧钢丝上。

1968年12月26日,贵州钢绳成功试生产出第一根商品钢丝。多年的研制经验,让贵州钢绳有底气从标准的接受者转变为制订者。

作为钢丝产品领域的细分品类,床垫及座靠垫用碳素弹簧钢丝主要用于家具(床垫)、汽车座椅靠垫等领域。伴随《床垫及座靠垫用碳素弹簧钢丝》国际标准发布,将进一步提升国产床垫及座靠垫用碳素弹簧钢丝产品的国际产业形象,增强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目前,贵州钢绳已主持制(修)订了21项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发布实施16项。这些标准使国内钢丝、钢丝绳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促进了我国制品行业的技术进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