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省家电下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确保我省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开展,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贵州省家电下乡工作领导小组(黔府办发[2009]24号),蒙启良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办公厅、省商务厅、经贸委、财政厅、信息产业厅为副组长单位,成员单位有省委宣传部、公安厅、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物价局、国税局、通信管理局、人行贵阳中心支行、农行省分行、省农信社等。各市州地政府也相应成立了家电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认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有的地方如铜仁地区还把家电下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层层建立责任制进行考核。由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措施有力,家电下乡政策在我省得到及时贯彻落实。
(二)超前安排、扎实推进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备案管理工作。对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进行备案,是推进家电下乡的关键性基础工作。为尽快对我省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进行备案,在今年2月1日正式启动前,省商务厅就于1月12日印发了《关于做好我省中标销售企业网点备案工作的紧急通知》(黔商发[2009]10号),2月5日又与省财政厅、经贸委、信息产业厅联合制定并经省政府同意印发了《贵州省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黔商发[2009]10号),对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备案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市(州、地)、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和中标企业,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抓紧完成网点备案;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家电销售服务网络,加强管理,确保全省每个县(市、区)和乡(镇)的农民都能就近买到补贴类家电下乡产品。
为推动销售网点备案、加强网点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省商务厅与各中标企业签定了责任书,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特别是县级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市场调研,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主动与中标企业联系,抓紧进行网点备案,加快了网点备案工作进度。由于措施有力,截止9月30日,全省已有7560个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完成了备案工作,备案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已覆盖全省100%的县(区、市)和90%以上的乡(镇),销售网点备案数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1位,为满足农民就近买到补贴类家电下乡产品,扩大农村家电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举行了家电下乡工作启动仪式。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于今年2月1日正式启动。为扩大我省家电下乡工作的影响力,保证家电下乡重大惠农政策及时在我省得到贯彻落实,省商务厅、财政厅、经贸委、信息产业厅等部门会同贵阳市政府、乌当区政府和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1日在贵阳市乌当区组织举行了贵州省暨贵阳市家电下乡工作启动仪式, 标志着我省家电下乡工作正式开始。省政府副省长蒙启良同志参加了启动仪式,并作重要讲话。各地积极开展工作,也先后举行了启动仪式。我省组织举行启动仪式时间较早,在全国第三批推广省份中是第一个,商务部网站、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网站等均作了报道。
(四)增加配套政策,努力扩大销售。为努力扩大销售、增强政策综合效力,经与中国移动贵州公司等三大通信运营商协商,省通信管理局与省商务厅联合举行了 “手机下乡、致富农家”活动,各大通信运营商除落实国家以直补方式对农民购买相关产品给予销售价格13%的财政补贴政策外,还通过补贴通话费的形式对农民给予不低于手机销售价格17%或用户所交预存话费17%的优惠,此举大大提高了手机产品的销售。
(五)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政策宣传。我省高度重视家电下乡政策宣传工作,蒙启良副省长和省家电下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多次接受新闻媒体专访,宣传家电下乡政策,介绍工作进展情况。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金黔在线、当代贵州等省内主要媒体多次作专题报道。各地积极行动,遵义市印制了100万份家电下乡“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 发放到农民手中;贵阳市印制了55万“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600本《家电下乡工作政策文件汇编》发放到农民和基层干部手中。贵阳市还以“2009贵阳消费促进年”为主题,通过组织“五一欢乐购物周”、“寄情端午、欢享六一购物周”、 “迎盛世国庆、享缤纷金秋欢乐购物节”以及家电下乡产品大联展联销等活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促销带动宣传;铜仁地区制定了《家电下乡四年推进规划》,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进行家电下乡政策宣传;黔西南州以发送手机短信、宣传车下乡、设置热线电话等方式,六盘水市对边远地区农村采取公告、信函、路边广告、村务公开等形式,黔东南州以报纸、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等方式,各县(市、区)政府和中标企业也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公告、宣传栏、公开信、进村入户,促销宣传、广告、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将家电下乡补贴产品、销售网点、补贴办法、申领手续等有关政策和办法宣传清楚、解释明白,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让农民群众知道买什么、在哪里买、如何申请补贴,让农民了解政策、理解政策、懂得政策,切实把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
(六)加强家电下乡产品和市场监管。为加强我省家电下乡产品质量管理和市场监管,顺利推进家电下乡,保障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省商务厅、工商局、质监局联合下发了《贵州省关于做好家电下乡产品及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黔商发[2009]34号),要求各级商务、工商、质监部门和中标企业,严把家电下乡产品质量关、流通关和服务质量关,加强管理、严格检查,确保家电下乡产品质量优、服务质量好。
截止目前,全省各级质监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72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908车次,检查生产企业4家、销售商1633家,检查产品货值金额70余万元,查处案件27起,涉案货值金额5.36万元,其中:涉及冰箱案件2起,涉及手机案件24起,涉及彩电案件1起。查处案件多为冒用强制性产品认证案件,查获产品均为杂牌产品,未涉及中标生产企业和中标产品。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2068人次,检查经营户25905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40户,查处与家电下乡有关的违法案件44件,案值6.63万元;查获假冒家电下乡名义的不合格家电154台,查处与家电下乡有关的虚假广告18件,案值5.84万元;受理消费者有关家电下乡咨询数933件,受理办结消费者有关家电下乡申诉举报数55件,协调解决有关家电下乡消费纠纷13件,为消费者挽回有关经济损失3.021万元。
(七)积极落实省级补贴资金和专项工作经费。今年,财政部安排我省家电下乡补贴资金27282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8647万元,共计35929万元。按要求省级补贴资金应配套20%,金额为8982万元,目前已预安排3000万元。根据财政部有关“先预拨,后清算”的规定,为便于各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顺利开展,省财政厅已按照农户数将上述资金分配到各县。由于各县农民购买数量难以预测,各县实际兑付进度差异较大,现拟追加安排5000万元用于各地补贴资金。另外,中央财政安排我省工作经费1084万元,省级安排20万元,已经进行了落实。
(八) 家电下乡补贴兑付工作有序推进。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家电下乡文件精神,我省财政部门会同商务、发改委等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为加强和规范家电下乡资金补贴管理,省财政厅制定了《贵州省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我省家电下乡工作的补贴对象、补贴标准、操作程序。
5月份以来,根据财政部等11部委《关于印发家电下乡操作细则的通知》(财建[2009]155号)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审核兑付工作的通知》(财建[2009]458号)要求,我省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们将原来的“乡镇财政所审核,县财政局兑付”调整为“乡镇财政所审核并直接兑付”,简化了补贴审核程序,加快了资金补贴进度,大大缩短从农民提出申请到资金兑付至购买人储蓄账户的时间,由原来的15天缩短到3到5天,下乡产品销量和补贴资金兑付额增加较快。对因银行网络不健全等原因实行“一折通”、“一卡通”方式兑付有困难的,在及时准确完成审核程序与内容,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财政部门直接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发放现金补贴。省财政厅要求各地通过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审核兑付补贴资金,做到应补快补尽补,加快补贴进度,并对补贴情况进行考评、通报,调动各地补贴工作积极性。截止9月底,已补贴家电下乡产品19.86万台(件),补贴资金4770万元,补贴率为59%。
(九)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家电下乡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省商务厅、财政厅、国税局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调研。特别是针对各地普遍反映的发票发售和使用影响产品销售的问题,省国税局、省商务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的通知》(黔国税发[2009]73号),对家电下乡流通企业及销售网点确认、发票发售和使用、税款征收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明确,对推进我省家电下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十分重视家电下乡工作,省人大傅传跃副主任和省政协陈海峰副主席于今年5月和8月分别亲自带队前往贵阳市、黔南州和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对家电下乡工作进行视察调研和指导,对我省家电下乡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我省家电销售增长势头明显,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一是有利于拉动消费。根据商务部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汇总的数据,截止9月30日止,全省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70403台(件),销售金额5.59亿元,其中:冰箱168605台、彩电61516台、手机54963(部)、洗衣机66590台、计算机5279台(件)、空调3342台(件)、热水器6961台(件)、微波炉236台、电磁炉2911台。特别是继7月份我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单月首次过亿元以后,8月份产品销售1.47亿元,9月份产品销售1.3亿元,已连续3个月超亿元。根据目前的销售势头,预计全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可突破10亿元以上。二是有利于企业发展。在我省生产家电下乡产品的有贵州海尔和贵阳海信两家企业,都是我省东西合作的典范企业和纳税大户。贵阳海信从2007年12月开始第一批家电下乡产品生产,共生产23个家电下乡机型。今年以来,贵阳海信家电下乡产品产销量已达34万台,总体销售同比增长60%,产品覆盖黔、桂、川、陕、渝、湘等省区市。贵州海尔从2008年开展家电下乡产品生产以来共生产18个家电下乡机型,下乡产品产销量达150万台,占总量的90%左右,产品覆盖西南、华南等市场。三是有利于改善民生。家电下乡产品种类繁多且不少产品性能优良,有的产品还比同类产品价格低,国家财政还补贴13%,农民得到了实惠,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四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家电流通网络建设。各中标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销售,千方百计增加销售网点,改善了农村家电销售环境,农民的选择权更大了。五是有利于增加就业。我省现有7560个家电下乡备案销售网点,由于销售量的增加,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必须录入网络系统,产品送货售后服务需要完善等等,初步测算可以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广大农民、生产厂商和经销商普遍反映家电下乡政策确实是一个“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的好政策。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省家电下乡工作开局良好,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逐步加以改进。
(一)家电下乡销售网络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省已经完成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备案7560个,销售网点备案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虽然备案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已覆盖全省100%县(区、市)和90%以上的乡(镇),对满足农民就近购买补贴类家电下乡产品,扩大农村家电消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大多集中在县城和乡镇。贵州属西部山区省份,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广大的村(寨)由于各方面条件差,设置网点少,不方便农民就近购买。
(二)家电下乡备案销售网点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目前,我省部分销售网点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例如有的没有按规定悬挂“家电下乡指定店”招牌,有的没有设立专区、专柜,有的没有将已销售的家电下乡产品及时录入信息网络系统,有的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三)财政补贴资金兑付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我省多数乡镇在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部分财政所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以及有的产品补贴资金少、农民兑付成本高不及时兑付,加上家电下乡信息网络系统不完善,登录网络系统较为困难;部分销售企业未及时录入销售产品信息或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人员身份不进行确认,将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城镇人员录入农业人口,造成财政无法兑付等等,导致我省财政补贴资金兑付进度较慢,兑付率较低。
(四)财政补贴资金兑付不平衡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我省属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滞后,在全省9个市州地中,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有的地区经济较发达,农民购买力较强,有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民购买力弱,客观上导致有的地区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大,有的地区销售量小,对补贴资金的需求出现不平衡。由于对销售量难以预测,我省补贴资金分配只能按农户数预拨,与实际购买、补贴情况有差距,造成预拨到一些地区专户的资金结余过多,一些地区专户资金不足的情况。
(五)家电下乡政策宣传需要进一步加强。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中标企业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家电下乡政策,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大多数农民朋友都知道有这项惠农政策。但是,由于我省还有不少农村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家电下乡一些具体政策不时有所调整,宣传不及时,造成有的农民朋友对家电下乡政策特别是一些具体政策不掌握、不明白。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大家电下乡销售网络建设力度,鼓励、引导销售网点向村延伸,加强备案销售网点管理。加强家电下乡中标销售企业及其备案销售网点管理,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考核奖惩办法,鼓励、引导销售网络向村延伸,贴近农民、扩大销售。同时,要清理整顿备案销售网点,严厉打击违规行为。要积极运用家电下乡网络建设资金,加大家电下乡产品配送中心、销售维修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
(二)进一步加快财政补贴资金兑付进度。进一步简化财政补贴审核兑付程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部分乡镇财政所人手不足、办公条件差、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等实际困难,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多种兑付方式,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财政补贴资金兑付进度。
(三)进一步加大家电下乡政策宣传力度。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特别是家电下乡具体政策、如何操作的宣传。各中标企业及其经销商要大力宣传家电下乡政策,尤其是提高服务质量,耐心细致地对农民消费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四、工作建议
(一)建议国家财政全额承担我省下乡财政补贴资金。我省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GDP全国挂末。2008年末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3793万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8.9%,达1475万。全省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建议将我省列入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扶持范围,国家财政全额承担我省下乡财政补贴资金。
(二)建议将我省销售的家电下乡产品财政补贴比例从13%调整到18%。我省70%的人口在农村,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796.93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很多,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但是,我省农民的购买力毕竟有限,加上政策分流效应,不少农民面对优惠政策有心无力。建议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财政补贴比例按照不同省份农民购买力高低实行差异化调整,将西部地区如我省销售的家电下乡产品财政补贴比例从13%调高到18%。
(三)建议放开家电下乡产品和价格限制。家电产品种类繁多,且技术进步、更新换代很快,成本及销售价格受很多因素影响,变动很大,建议放开家电下乡产品和价格限制,国家根据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定期公布补贴类家电名录,规定不同的补贴标准、补贴范围和购买者身份审核、兑付、监督程序等,让农民自主选择家电下乡产品,扩大农民的选择权,引导家电生产厂商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四)建议通过预算指标拨付财政补贴资金。针对一些地区补贴资金专户结余过多,有的地区专户资金不足的实际情况,建议将补贴资金通过预算指标拨付到各地。
(五)建议召开全国家电下乡经验交流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程度不同,情况千差万别,建议召开全国家电下乡经验交流会,以便各地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家电下乡工作更好开展。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