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省商务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7-20 14:27 字体:[]

张江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加快推进贵阳市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加工贸易产业园的关注和支持。结合工作实际,现就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东西部协作机制。按照《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阳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厅《支持“强省会”2022年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方案》的安排,加强与东部地区衔接,尽快建立东西部产业转移协调机制,特别是利用广东省对口帮扶我省的合作机制,构建完善的规则对接平台,重点协调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配套服务不完善、人才不充裕等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体系构建、制度安排、政策倾斜、项目支持等方面的体系。

(二)强化部门沟通合作。加强对我省资源和政策的整合,加大省级财政、税务、海关、文旅、公安等部门的组织协调,形成部门联动发展机制。重点依托省商务厅与贵阳海关已制定实施的《省商务厅(省政府口岸办)与贵阳海关协同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成立加工贸易发展专题工作组,围绕全省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工作,形成联系配合机制,开展针对贵阳市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的专题研究,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加大对贵阳综保区的支持力度,共同促进区内加工贸易创新发展。

(三)合作构建东西部产业园。整合省、市利用外资资源,依托中国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际展会开展展会招商,大力开展对东莞、深圳、惠州等珠三角地区和苏州、宁波等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承接对接,开展系列的活动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上门招商,力争尽快形成项目落地成果。大力承接进境粮油加工、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与东莞、佛山、惠州等地的加工贸易园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模式,壮大主导产业群,增强加工贸易产业集聚能力。重点对接日韩、港澳、德国等国家(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外资企业,形成一批外资聚集区,全力支持贵阳综保区打造国际合作园区。

(四)加大政策争取力度。围绕“助力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目标,把助力企业“走出去”、推进“强省会”、推动优势特色产品出口纳入重点任务,加大向国家部委的汇报对接力度。更好实施已经争取到在贵阳综保区成功落地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为贵阳综保区统筹两个市场、打造加工制造中心提供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

二、关于出台政策措施的建议

(一)加大贸易政策的支持。制印和实施《2022年外贸“倍增行动计划”资金支持方案》《贵阳综合保税区推进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2024年)》《贵阳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及外资招商产业链分析报告》等方案,提出“全力稳住一般贸易、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汇率避险支持、实施关税保证保险补贴、实施重大外贸项目“一企一策”“一产一策”支持”等几个方面的支持政策,配套相应的资金预算,加大对贵阳综保区的支持力度,全力助企纾困解难、提升发展水平。

(二)加大财政金融的支持。继续延续实施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收等政策,深入实施“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并扩大使用范围。落实新的制度性减税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以及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和留抵退税力度。对特殊困难行业实施精准帮扶,落实对生产经营困难及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落实对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征增值税政策。指导企业用好政策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利用好相关的基金政策,按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挥基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加大对贵阳综保区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三)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贵阳综保区落实“四自一简”政策,支持区内企业自主备案、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自主补缴税款,实现海关简化业务核准手续,优化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支持贵阳综保区发展保税维修、粮食加工等新业态,助推贵阳综保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值逐年增长。严格落实海关总署相关业务的改革要求,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全面提升贵阳综保区通关便利化水平。

(四)优化出口退税机制。推动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的落实,支持贵阳贵安设立总部经济,优化出口退税服务,确保正常办理出口退税平均压缩至6 个工作日以内,助力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推动“强省会”战略的实施。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营商环境,加强政策的宣传辅导力度,促进国家新一轮组合式税费政策落地见效。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促进贵阳综保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加快打造“四区一高地”。

三、关于统筹资源和资金的建议

(一)加大项目资金的支持。在每年度中央外经贸和省级商务发展资金的预算和安排上,重点和优先向贵阳市尤其是贵阳综保区的支持,力争每年度贵阳市获得支持的项目和资金占全省比重达80%以上,推动贵阳综保区获得支持的比重日益增大。此外,创新商务资金的使用和拨付方式,采取省级资金切块下达贵阳市和省本级直拨企业的方式,兑付解决贵阳综保区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后续,还将在制度构建、政策安排、项目储备、资金拨付等方面,加大对贵阳综保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要素保障的供给。以贵阳市政府为主导,启动80万方标准厂房建设,目前已建成50万方,力争建成62万方。加大对闲置厂房的盘活和“僵尸企业”的清理,推进“腾笼换鸟”。用好10亿元工业产业发展基金、标准厂房一期建设6亿元的专项债。设立“园区e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工业以及贸易发展资金池、特色产业专项基金(工业及贸易投资基金)等,着力解决好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项目建设等问题。加快综合智慧能源园区建设,力争将加工制造企业电价再降低5分至1角,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加强基础设施配套供给。抢抓《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的实施机遇,为园区加工贸易企业建设职工食堂、宿舍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加快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改建人才保租房128套,到2025年围网区外建成1100套,切实解决园区企业职工吃、住、行等需求。

(四)强化营商环境建设。严格落实《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实施“一窗通办‘2+2’”“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改革,持续提升“贵人服务”品牌。大力推进关银“一KEY通”试点“园区社会事务剥离”“园区事园区办”改革,切实保障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水、电、气、讯、房等关键要素,为加工贸易企业落地投产和做大做强提供坚强保障。

再次感谢您对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2022年6月30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