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财政资金
省商务厅2022年度财政预算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总结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3-1676454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3-06-13 10:22:22
文  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省商务厅2022年度财政预算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总结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加强2023年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黔财绩〔2023〕1号)要求,省商务厅于2023年3月启动了2022年度绩效自评工作,通过摸底调查、整改落实、系统填报三个阶段,截至5月10日,自评工作已全面结束,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绩效自评工作基本情况

(一)组织实施情况

1.厅领导高度重视并严格部署自评工作。3月13日下午,分管财务工作的潘路生副厅长主持召开了2023年省级预算资金执行工作暨2022年绩效自评工作布置会,涉及财政预算资金的18个处室负责人全部参会。针对绩效自评工作分两个层面开展:一是依托绩效联络员制度,成立绩效自评工作小组。财务处牵头,各处室积极配合,务必认真对2022年每个项目的实施推进、涉及的资金管理以及后期目标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摸查,客观真实反映存在的问题,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填报所有项目绩效自评表并进行总结分析;二是针对本次摸查自评中存在的问题要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同时,上年度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一律作为下年度资金分配的主要参考因素,主动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从而科学、有效提高商务资金使用效率。

 2.引入专业机构独立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今年3月,我厅同步开展2022年重点商务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本着“目标统一、资源统筹、务实高效”的原则,同时从预算资金规模、项目覆盖区域以及社会影响力等主要因素考虑,确定将2022年县域商业建设项目作为本次重点绩效评价对象,并通过竞争性磋商的方式引入商务部流通促进中心展开独立评价。截止4月底,该项工作基本结束,采取前期资料收集、项目现场查验、问卷调查、项目资料查验等系列方式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最后将针对财政资金拨付情况、具体使用方向、资金使用效果、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具客观、真实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报告》。

县域商业建设项目规划周期为2022—2025年。2022年该项目获批中央及省级财政预算资金共1537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970万元于2022年8月分别下达至省级单位1000万元以及贵阳市等1市13县12970万元;省级预算资金1400万元于同年3月采取省对下的方式分别拨付到9个市州财政主管部门。在本次评价工作中,涉及资金支持的1市13县(市、区)全部纳入本次绩效评价范畴,抽查率为100%。

(二)绩效自评规模

从自评主体范围来看,我厅本次将厅本级及所属4家二级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全系统”)—省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省商务发展中心、省电子商务中心、口岸服务中心全部纳入本次绩效监控。

从资金规模和项目数量来看,本次绩效自评覆盖2022年全系统所有基本支出、中央转移性专项以及省级商务发展专项所有项目支出。根据2022年财务报表汇总数据,从收入来看,2022年全系统收入总额决算数为73272.6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为68923.88万元,事业收入2375.29万元,其它收入1921.27万元;从支出来看,基本支出16705.5万元(涉及自评项目78个,含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项目支出56351.7万元(涉及自评项目34个,其中对企业补助48383.9万元)。

从厅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来看,2022年度财政部门(含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厅机关下达的公共预算资金总额为60656.06万元,实际支出55036.08万元,资金总体执行率为90.73%,其中:公共基本经费预算总额3788.52万元,实际支出3647.71万元,执行率为96.3%;项目资金预算总额56867.54万元,实际支出51388.37万元,执行率为90.36%。

(三)绩效自评整体结论

1.项目支出绩效成果。围绕资金使用与绩效目标相统一的原则,2022年初在统筹资金预算的同时,厅本级及4家二级单位充分考虑结合各项内外贸工作、商务发展及职业教育等工作目标,拟定并填报了30个省级专项及对应的绩效目标,涉及省级财政预算资金总额为37560.37万元。总体来看,通过近年来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基本形成一套较为成熟、规范、透明的资金管理制度,从根本上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资金使用主要采取“以奖代补、事后补助、财政补贴”的方式,依据方案定项目,按照制度拨资金,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未发生挤占、截留或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
 2.部门整体绩效成果。2022年我厅充分整合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级资金的聚合效应,面对全省严峻的疫情形势,以保障机关正常运行为基础,以保障民生、积极抗疫、主动担当为职责,发扬“四苦”精神,为全省团结一致抗击新冠作出积极贡献,彰显商务人的职责与担当。与此同时,充分借助有限的财政资金,以项目为载体,优先保障重大商务活动、重点商务项目以及重点商务企业,聚焦服务开放型实体经济建设,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开放平台迈出新步伐,开放通道实现新突破,开创商贸流通新局面,促进消费取得新成效,为全省商务领域总体目标提供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撑,也较好达成年初制定的部门整体绩效目标。

二、绩效自评结果

(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结果

厅本级专项:围绕2022年商务工作重点,将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外经贸发展、陆海新通道建设、跨境电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惠民生鲜超市建设、“多彩贵州黔X荟省外仓”建设、消费促进、猪肉储备等项目24个,同时于2022年初分别设立了对应的资金预算绩效目标。从本次自评评分及等级分类来看,24个商务专项自评均在90分及以上,评价等级均为“优”,占比为100%。其中,资金执行以及绩效目标均圆满完成的项目共12个,占比50%,具体项目有:开发区创新发展资金、消费促进、安全管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电商供应链云仓服务体系建设、贵阳国际邮件互换、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陆海新通道建设、再生资源、惠民生鲜超市建设、海外仓、猪肉储备补贴;此外,有12个项目的资金执行率未达100%,但项目总体绩效目标均完成,占比50%,具体项目有:跨境电商、家政服务业专项资金、招商引资、商务综合运行、展会经费、商贸领域人才培养,这部分项目资金执行率未达100%的主要原因是受2022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既定工作计划临时改变和调整,导致部分相关经费也进行相应调整或直接缩减原项目资金预算。

2.厅属三个中心:2022年厅属三个中心均有专项工作经费项目。从本次自评来看,省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和省商务发展中心项目自评均为“优”;口岸中心工作经费项目自评为“良”主要原因为:一是资金执行率仅为47.3%,二是因为疫情原因,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未能达成目标。

3.厅属贵州电商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2022年年初预算专项资金项目有7个(含4个中央专项,3个省级项目),其中3个自评等级为“优”,2个为“良”,1个为“中”,1个为“差”。自评为“中”和“差”的2个项目扣分点在于项目资金执行率均为0,且涉及相关年度指标均未达成,具体情况如下:

(1)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央专款854万元。自评等级为“中”。

主要原因及措施:自评项目建设前期准备不足,建设进度控制弱,对疫情管控下推进项目建设没有有效预案,导致建设任务进展缓慢,需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项目建设中提高效率。智慧物流项目因方案调整,2022年8月再次进行实地调研,因疫情原因建设方案推迟,于2022年11月完成校内流程,12月进入招投标阶段,已于2023年1月10日中标。下一步积极完成合同签订,并按建设方案实施建设。

(2)现代职业教育省级专项资金800万元,自评等级为“差”。

主要原因及措施: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服务采购,且采购中包含国家技能大赛平台,恰逢平台在2022年变更,8月初才予以公示,9-12月贵阳新冠疫情影响耽误总体进程。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并进入合同审定阶段,在合同签订后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

对照厅本级部门整体目标,我厅自评92.57分,自评等级为优。从扣分的各条指标来看,一是资金执行率被扣减0.93分;二是相关绩效指标扣减共6.5分,具体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减2.5分(满分5分);“推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扣减1分(满分3分);“带动农民增收”扣减1分(满分3分)、“服务对象满意度”扣减2分(满分10分)。2022年全省商务工作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的共同引领下,以19个商务领域重点项目为载体,突出目标导向和效益最大化,在外经贸发展、口岸建设、电子商务、商贸流通以及商务民生等多个行业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1.省级外贸发展专项资金11956万元。主要用于引导和支持外贸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为外贸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提供良好政策支撑,同时不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一年来,我省外贸进出口突破800亿元关口,外贸空白县全部清零,货物贸易进出口801.24亿元、增长22.51%,增速高于全国14.8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其中出口523.6亿元、增长7.49%,进口277.64亿元、增长66.33%,轮胎、酱酒、锂电池新材料、铝制品、玩具等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与RCEP其他成员货物贸易额308亿元、增长58.9%。

2.陆海新通道项目资金2324万元。主要用于:一是推动开行黔粤主通道班列、持续运行陆海新通道班列、常态化开行中欧(中亚)班列;二是推动“黔货出山、黔货出海、黔货出境”,引导外贸生产企业改变运输方式。2022年贵阳国际陆港正式开港运营,首次实现黔粤班列双向开行,黔粤大通道正式打通。贵州始发中欧班列纳入图定班列。在全国率先实现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与中欧班列测试衔接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累计开行黔粤班列48列、发运集装箱2534标箱。争取成都铁路局支持将贵阳至深圳等地铁路运价下浮30%.累计开行中欧班列34列、发运集装箱3368标箱。累计开行陆海新通道班列171列、发运集装箱9089标箱。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到发集装箱38标箱。

3.开发区创新发展专项资金2480万元。近年来,全省外资、外贸、外经业务向开发区聚集,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和相关配套产业链企业逐步入驻开发区,使得开发区外资、外贸、外经分别占全省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2022年,20家示范经开区完成进出口105亿元,引进外贸市场主体130家,包装招商引资项目537个、赴外开展招商337次。

4.贵阳国际邮件互换局进出口邮件项目资金600万元、跨境电商项目资金500万元。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和引导外贸新业态发展,重点围绕外贸综合服务、外贸金融服务、国际邮件互换、跨境电商开展工作。一年来,贵阳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快件中心主体施工完成;培育跨境电商企业70家,认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2家,黔货黔统回归入统78.5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80%;贵阳、遵义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遵义、安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稳步推进。

5.县域商业建设项目专项共1537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970万元,省级资金1400万元。主要用于:一是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二是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借斜,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在上述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下,一年来,全省新建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8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9个、乡镇商贸中心64个、村级便民店3527个,改造农贸市场100个,全国首场县域商业建设专家下乡活动走进麻江。

6.“多彩贵州黔X荟省外仓”建设资金2000万元。近年来,我厅立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力擦亮开放名片。2022年,借助该项目资金统筹协调省内黔货云仓、贵荟馆省外仓、跨境电商海外仓联动发展,构建贵州产品出山出海的省内、省外、海外三级供应链服务体系。我省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一线城市和中山、东莞、佛山、惠州等对口协作城市布局建设贵荟馆省外仓项目,搭建合作新载体、打造流通新品牌、构筑商贸新体系。截至2022年底,已经布局建设的9个贵荟馆省外仓与省内“1+8+60”的黔货云仓、贵州60余个跨境电商海外仓共同形成了黔商贵品出省、出海的三级跳板,为贵州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了完整的商贸流通服务保障体系。

7.储备肉专项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猪肉稳价保供。根据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2022年我厅组织贵州食品公司等5家企业在节假日期间向市场投放省级冻猪肉3200多吨,圆满完成全年度储备任务。该项目为平抑猪肉市场价格,让市民买到平价肉、放心肉,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物资起到积极作用。此外,2022年首次安排1200万元用于“惠民生鲜超市”100余个,在优化升级“贵惠荟”网上惠民生鲜商城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架起“从田间地头直达百姓餐桌”的绿色农产品流通供应链。

8.促消费专项资金1860万元。2022年,我厅从省级商务发展资金中安排1860万元,会同省文旅厅16000万元以及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出资14000万元形成合力,共同出台“促消费”系列政策,撬动各级各方资金8.4亿元,惠及92.34万家餐饮、零售中小微主体。深入实施暑期惠民消费大行动,出资支持夜间经济、家电、“一码贵州”电商专场、六盘水商场专场促销,累计拉动消费4238.51万元。支持贵阳、遵义、毕节等受疫情影响地区开展家电、商超促销活动,拉动消费4.41亿元。开展“黔货辞旧岁·新春享优惠”2023新春年货节,线上线下发放消费券2500万元,拉动消费1.67亿元。组织203家餐饮企业参与黔酒黔菜联动促消费活动。此外,在京东、贵州白酒交易所发放1500万元白酒消费券,拉动贵州白酒消费2.51亿元,消费乘数效应达16.7倍。一年来,全省上下合力同频共振开展特色主题促销活动,拉动消费210亿元以上。

9.电商供应链云仓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900万元。在“1+8+30”电商供应链云仓服务体系基础上,新建县级节点仓30个,全面构建智慧仓配网络。组织开展网上年货节、山货上头条、东方甄选直播带货、贵州电商直播大赛等系列活动,网络消费繁荣活跃。“贵惠荟”网上惠民生鲜商城完成交易70.36万笔,交易额5580.3万元。“一码贵州”实现自营销售额5.2亿元、增长62.5%。

10.商贸及物流主体培育500万元。在项目资金的引导和培育下,商贸流通领域市场主体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壮大,全省先后有2家企业纳入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13家企业纳入商务部重点联系商贸物流企业,2家企业纳入5A级物流企业,A级物流企业新增26家、达89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策制度方面

主要问题:项目政策设计和绩效目标设定缺乏相关性,存在“两张皮”现象。

原因分析:一是部分商务项目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在前期没有严谨的调查分析和成熟的方案,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不临时调整,缺乏稳定性和严肃性,一定程度影响总体目标的实现;二是部分项目政策制度的制定和项目实施、绩效目标脱离开来,缺乏紧密的相关性,项目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跑偏”现象,甚至背道而驰。如:年初指标的设定、选取和年终绩效自评内容不符,期中对年度绩效指标进行大幅度调整等现象。

(二)资金管理方面

主要问题:部分项目资金执行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从2022年全年的数据来看,我厅本级资金总体执行率为90.73%,其中:公共基本经费预算总额3788.52万元,实际支出3647.71万元,执行率为96.3%;项目资金预算总额56867.54万元,实际支出51388.37万元,执行率为90.36%。从上面数据看到,商务项目资金执行率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去年的中期监控我们发现,部分项目资金后期缺乏追踪管理,存在项目资金未能及时拨付到项目实施主体以及资金未能如实清算等各种后续问题。

原因分析:一是中央服务业及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允许在2年内使用完毕,因此2022年部分中央资金按相关规定正常结转至2023年继续安排使用。资金结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年度的资金执行率;二是由于2022年严峻的新冠疫情,年初既定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如:招商引资、各类境内外展会、对外贸易、农产品市场推介以及各类业务培训等等),导致部分省级项目资金执行率未达预期目标。同时,针对预期内不能执行完毕的项目资金没有及时申报调整,从而影响了部门整体执行率。

(三)项目管理方面

主要问题:一是存在“资金等项目”的情况,缺乏更多优质的项目作为预算资金基础支撑。二是短期项目居多,长期项目少,部分项目缺乏稳定性。在项目实施推进过程中,一旦遭遇突发状况,某些项目可能会无法继续实施,有待更多可行、优化的项目进行替换以确保资金的预期效果,否则将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原因分析:一是商务项目涵盖内外贸多个行业领域,行业主体覆盖面点多面广,加之近年商务领域涌现诸多新业态新模式,项目方案设计和执行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和挑战性,部分项目资金后期的绩效追踪和评估也存在很大的障碍和局限性;二是近年随着国内外市场变化、国际贸易准则、贸易争端、新冠疫情等各种因素影响,商务项目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

(四)绩效管理方面

主要问题:部分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未能与资金使用管理相匹配,不能清晰反映预期产出和效果。

原因分析:需要加强对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培训与学习,提升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强化资金使用与指标设置的关联性。同时,绩效目标与资金使用相统一的观念意识需要进一步深化。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培训和交流,提升绩效管理能力和水平。结合每年度绩效管理工作实际,拟定绩效管理培训计划,邀请省级财政、学校老师、行业专家到我厅授课。同时,多渠道加强与其他政府组织机构的经验交流与学习。

(二)进一步完善现行绩效指标库。依托目前已启用的资金绩效指标库,结合每年度项目推进实际情况对使用效果不好的指标予以调整,并适时对各指标值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充分用好绩效评价结果。充分将绩效自评结果或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部门下年度预算和调整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加快资金执行进度。建立资金管理台账,定期核对各项目资金执行进度,密切加强与各业务处室沟通与协调,敦促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必要时对相关项目资金予以调剂,并调整相应绩效指标(值)。

(五)全力推进项目库建设与管理。按商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重点,构建成熟、系统的商务项目库。对商务领域建设项目实行筛选一批、支持一批、补充一批的动态管理模式,提高项目支持的预见性、导向性和时效性。

附件:2022年部门整体绩效自评表(省商务厅).xlsx

2023年5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