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务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第5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邝平山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港澳贵州商会作用加快贵州对外开发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贵州对外开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积极促进香港在黔投资
省商务厅高度重视促进香港在黔投资工作,以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拓宽贵州与香港的投资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香港对黔投资规模,吸引更多港商赴黔投资。截止2017年底,全省累计共有港资项目890个,在全省项目中占比29.49%;累计合同港资145.46亿美元,在全省合同外资中占比56.34%;累计实际使用港资92.64亿美元,在全省实际使用外资中占比56.35%。香港已成为我省外商投资第一大来源地区,主要行业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物流业等。
二、加快我省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
省商务厅(省政府口岸办)高度重视我省口岸的规划布局,本着“规划先行、全面培育、重点建设、有序开放”的原则,先后印发了《贵州省口岸发展“十二五”规划》、《贵州省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收集整理,将全省各地具有发展潜力的口岸项目全部纳入规划培育范围,并积极呼吁和申请将规划的口岸项目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在《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贵州省遵义、铜仁航空口岸和贵阳中欧班列铁路场站3个口岸项目纳入规划。遵义新舟机场通过3年多的临时对外开放,国际客源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培育和发展,国际航班运营保障经验不断丰富,遵义机场先后开辟了香港、仁川、曼谷、普吉、新加坡等航线,2017年出入境32408人次,达到国家正式开放审理要求。铜仁凤凰机场于2017年11月11日获批临时对外开放,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查验设备已经完成建设并验收通过,近期将首航国际航班。对安顺黄果树机场、六盘水月照机场等口岸项目也在进一步指导和培育,待条件成熟时将申报临时对外开放。
省商务厅(省政府口岸办)注重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将其作为我省扩大对外开放新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其对全省对外开放的带动作用。2016年3月,贵安综保区获批封关运行,驻区海关统计共注册进出口企业46家,建成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保税酒窖、富士康研发中心等,2017年完成进出口贸易额2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47%。2017年贵阳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实现5.13亿美元。2017年7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遵义综合保税区,按照“边申报、边建设”的思路,已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重点推进了标准厂房、综合服务大楼、园区道路、信息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及辐射区建设,已建成一期63栋、共34.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保税仓库、查验仓库和综合服务大楼主体建设,已通过省级预验收,预计今年通过国家验收并争取封关运行。六盘水、铜仁和黔南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申报建设当中。遵义新浦新区、毕节大方县、安顺经开区、黔南独山县、铜仁大龙经开区、黔东南碧波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地已分别申报建设了公共型保税仓库。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发展,加快复制推广自贸区成熟的创新制度措施,规范、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税收政策,为区内企业参与国内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鼓励综合保税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差异化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促进与加工贸易相关的销售、结算、物流、监测维修和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有序发展。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
近年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公务员出国(境)培训主要是千人赴港培训计划,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发展战略和干部紧缺知识培训需求,利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培训资源和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金融、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依法行政、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目的是让参训学员直接感受和学习借鉴香港的管理理念和发展经验,拓宽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培训对象主要是我省各级各相关部门公务员、经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等。关于提案中提到的组织海关工作人员前往港澳学习问题,由于海关属于中央直属机关,其组织人事关系隶属中国海关,按照有关规定,不能直接选派其工作人员出国(境)培训。但我们将积极配合、组织其它为外资企业服务的窗口部门工作人员前往港澳学习,并积极联系香港贵州商务促进会做好相关工作。
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按照《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省商务厅严格贯彻落实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制度,对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实行备案管理。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下放备案权限到各市(州)、贵安新区商务主管部门、1+8开放创新平台和部分省级开发区。加强对各备案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强化备案机构一线监管意识,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和协调解决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备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交流经验和及时总结。同时,加大对各备案机构的业务培训力度,每年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会,邀请商务、工商、外管等相关部门授课,及时传达和组织学习最新外商投资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切实提高基层外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省商务厅印发《贵州省商务厅转发<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及其解读稿的通知》(黔商发〔2017〕207号)到各市州、贵安新区商务主管部门,要求各地深入学习条例精神,切实贯彻落实条例内容,切实保障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派专人服务沃尔玛、华润、高通、现代、SK等,了解在黔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充分发挥港澳贵州商会桥梁作用
省商务厅将加强与港澳贵州商会的对接联系,充分发挥商会桥梁作用,搭建和拓展港澳交流渠道和平台,进一步宣传贵州、推介贵州,为贵州引介更多港澳客商赴黔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