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省商务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06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19-08-07 14:41 字体:[]

 


明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农村电商 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我省农村电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相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电商发展基础设施方面

(一)大交通基础建设

由省交通厅牵完成农村公路投资42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172公里,建成通组硬化公路5.25万公里,全省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提高至98.6%。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3000公里,实现全省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完成乡镇、建制村硬化路“畅返不畅”整治工程,彻底打通全省交通的“毛细血管”和最后一公里。建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5000公里以上。2018年完成对我省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情况的初步调查,并上报交通运输部,2019年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支持24个偏远贫困乡镇建设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

   (二)农村电商网点建设

1.我厅严格按照商务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有关要求,推动湄潭县、习水县、贵定县、晴隆县等70个县(市、区)获批国家级示范县,共获得11.6亿元的中央专项资金支持,66个国家级贫困县已全部覆盖国家级电商示范县项目。截至目前,全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79个,建成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70余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0250个。

2.由省通信管理局牵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小康行动计划工作要求,2018年深入推进“小康讯”行动计划,优化行政村4G网络质量,并向30户以上自然村延伸覆盖,全年投资8.27亿元,新增12000个30户以上自然村的4G网络覆盖,覆盖比例达到85%。坚持“提速不提价”原则,开展光纤宽带网络提速行动,将具备条件的50Mbps以下家庭宽带用户免费提升至50Mbps以上。组织各通信运营企业对所有深度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通信业务实行3折优惠。2018年惠及30.76万贫困户,优惠金额达到1.34亿。

  (三)冷链物流发展建设

由省商务厅牵头,全省建成冷库722个,冷库库容、冷链运输车连续两年翻番,分别达到121万吨和1248辆。

为切实降低我省绿色农产品冷链成本,2017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关于降低绿色农产品冷链成本若干政策》(黔府办函〔2017〕169号),在降低冷链设施用电成本、运输车辆通行成本、冷链设施建设用地成本、冷链企业融资成本、标准化设备购置使用成本、研发推广冷藏先进技术降低企业成本和加大对冷库建设和冷藏车购置支持力度等方面出台了7条政策措施,并强化了政策落实和督促检查,为我省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四)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2016年,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关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若干措施的通知》(黔发改经贸〔2016〕313号),明确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物流成本。

1.对货运车辆通行费实施优惠。通过发行黔通卡的方式,对持有黔通卡的货运车辆通行我省高速公路时,给予通行费9.5折优惠;对使用货车黔通卡的本省货运车辆通行费采取月消费额度积分阶梯优惠方式,对单车月消费额度分别达3000元、5000元、10000元以上的货运车辆,次月通过在线返利形式分别给予通行费9.4、9.2和9折优惠;对自有货运车辆100辆以上的全省重点物流运输企业,在普遍优惠方式及积分阶梯优惠方式的基础上再优惠1%的通行费。

2.减轻物流企业负担。清理和取消货运车辆不合理收费,从2016年3月1日起,一律取消我省营运车辆二级维护检测、综合性能技术等级评定(检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变相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清理和规范公路路政赔(补)费等涉及交通运输企业各项收费;整合规范公路监管执法行为,加快建立客货运驾驶人员从业信息、交通违法信息、交通事故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公路超限超载治理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快实施《贵州省道路交通安全三年攻坚工作方案》,推进科技治超。大力开展收费公路违规行为及不合理收费的专项治理,实施“互联网+车辆检验”便民措施;加快推广货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测和环保定期检测“三检合一”网上办理,为货运车辆及其驾驶人员办理年检和审验提供方便。

3.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发展。通过对黔货出海多式联运运营给予补贴、对省内铁路货运环线班列给予补贴、加快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推进多式联运物流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推动贵州(昌明)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和遵义黔北物流新城渝黔联动公铁水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获评国家第二批和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安排资金对贵铁物流、开磷集团和瓮福集团等企业开展多式联运进行了补贴。

   (五)配送服务规范化

2017年以来,由省邮政管理局牵头,持续在全行业内开展邮件快件“三不”(不着地、不抛件、不摆地摊)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两年多的专项整治,全省邮政快递营业场所、分拣场所离地设施铺设比例从不足30%提升至99%以上,邮件快件配送服务得到进一步规范。在分拨场所,全行业所有分拨场地均实现视频联网,确保分拨在监控下运行,实现规范分拣,杜绝抛扔现象。在投递服务环节,全省大力发展近邻宝、丰巢、速递易等智能快递箱和菜鸟驿站、快递超市等末端投递站点,已实现全省大型社区设备铺设全覆盖,有效杜绝了快递“摆地摊”现象,进一步提升配送服务规范化。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

(一)农产品品牌创建

 省商务厅组织设计了“贵州绿色农产品”品牌形象标识,出台了《贵州绿色农产品品牌形象标识管理办法》,并于7月15日在组织召开了贵州绿色农产品视觉识别系统授权仪式会议,首批授予企业40余家。依托电商龙头企业和协会,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线上交易分类标准,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依托“贵州绿色农产品”整体品牌建设,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培育区域公共品牌。

 (二)电商龙头企业培育

 我厅引导本土电商企业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引进天猫(淘宝)、京东、苏宁、贵州电商云、贵农网、黔邮乡情等省内外大型电商平台落户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组织本地优质农特产品、民族民间工艺品、旅游产品等入驻商务部电商扶贫频道、天猫贵州原产地旗舰店、京东贵州扶贫馆、苏宁中华特色贵州馆、那家网精准扶贫馆等平台。

三、人才培训方面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贵州省电子商务职业学院等2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为我省电子商务产业及农村电商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为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由省教育厅牵头,一是积极支持职业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产业专业及相关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既懂销售与市场,又懂得产品包装设计、数据统计分析的电商专业人才;二是加强指导与支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通过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方式,深入开展合作,并积极引导高校和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从事农村电商相关工作。加强电商主体培育。引进专业培训服务商,创建电商培训基地,打造电商企业集聚平台,吸引优秀电商人才落户贵州或返乡创业。开展校企合作,针对政府官员、企业高管、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等不同人群提供短、中、长期结合的递进式培训,打造一批创新意识强、执行能力强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有关产业扶贫工作部署,继续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加大农村电商与农产品上行结合力度,推进农产品产销一体化进程,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

 

 

 

 

                       2019年7月3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