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发展非遗美食经济 丰富“多彩贵州”美食旅游文化内涵》已收悉。感谢对我省餐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研究,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21〕22号)文件精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大力推广黔菜餐饮品牌,推进黔菜传承创新,加强黔菜名店建设和菜品体系培育。2020年初步推出首批传统黔菜、时尚黔菜、新派黔菜和贵州小吃标准等,擦亮黔菜名片。2020年12月发布《黔菜标准体系》(一期)共57个团体标准工作(包括4个基础标准、18个传统黔菜烹饪技术规范、10个时尚黔菜烹饪技术规范、8个新派黔菜烹饪技术规范、17个贵州小吃烹饪技术规范)。其中非遗美食标准有13个,包括怪噜饭、丝娃娃、贞丰糯米饭、社饭、洋芋粑、贵阳烤肉、雷家豆腐圆子等贵州小吃类烹饪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白酸汤鱼、红酸汤鱼、盗汗鸡、娄山黄焖鸡、羊瘪等传统黔菜类烹饪技术规范团体标准。2021年,“开发推出‘黔菜’标准和体系”列入“十四五”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省将打造100家“黔菜”餐饮名店,推出300个以上“生态黔菜”菜品标准。
二、关于“深度挖掘‘多彩贵州’美食文化内涵”的建议
一是持续做好我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活动。“非遗购物节”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和旅游部打造的全国性品牌活动。自2019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届。在活动期间,线上通过在淘宝、抖音、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非遗购物节专区,线下通过邀请全省非遗美食企业、代表性传承人开展现场展销活动,集中宣传推广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非遗美食项目的参展比例三年来迅速提高。二是持续推进非遗工坊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联合省乡村振兴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贵州省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办法》。三是拟将传统技艺美食作为申报我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挖掘和申报工作的重点,强化非遗美食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讲好黔味“非遗美食故事”。
三、关于“打造和推广“多彩贵州”精品美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建议
一是引导和协助打造非遗美食文化体验街。持续开展省级夜间经济聚集区(美食街区)评选工作,2021年评选贵阳市青岩古镇、二七路小吃街、安顺黄果树、多彩万象城、荔波古城作为首批示范街区。今年五一期间,花溪十字街正式对外营业,结合青云市集、贵阳故事街、白云区梵华里奥莱小镇、龙湾万达广场、贵安FUN天地、贵安海纳广场、华润万象汇、杉杉奥特莱斯等陆续顺利开业,贵阳市的美食文化体验街正在丰富。当前,已经有多家贵阳知名非遗美食企业入住美食文化体验街。二是打造“苗侗山珍”区域公共品牌,带动传统美食文化类非遗项目发展,成功推出“酸汤”“牛羊瘪”“三穗鸭”“侗家茶油”“雷公山绿茶”等系列产品。2021年,省政府专门安排150亿绿色发展基金、70亿股权基金和3亿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和扶持贵州酸汤为主的特色食品产业发展。黔东南州、凯里市党委、政府共建凯里酸汤产业,分别成立州、市两级酸汤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通过“两统一共享”(统一标识、统一标准,共享核心技术)合力打造“凯里酸汤”公共品牌。
四、关于“注重非遗美食经济培育”的建议
一是认真办好“黔菜美食季”。印发《省商务厅关于印发《2021年黔菜美食季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商办发[2021]40号),组织省内外约700家餐饮企业开展品牌餐饮企业招商引资洽谈活动,开展黔菜产业大会暨品牌餐饮企业招商引资洽谈活动、《寻味贵阳》首发式、“青云市集”餐饮综合体现场观摩会等系列活动。二是加快推进黔菜评选工作。会同贵州省广播电视台,依托《贵州盛宴》美食栏目,在全省开展生态黔菜示范店体验店评选。推选雅园糟辣等25家企业为2021“生态黔菜”示范店,贵阳观山湖怪噜范餐饮店等47家企业为“生态黔菜”体验店。组织品牌餐饮企业参加“黔系列”黔菜评选,2021首批评选出129个“黔菜”品牌产品。遴选11个知名黔菜参加商务部“中华美食荟”评选;统筹省餐饮行业商会组织省内优质餐饮企业申报2021年国家钻级酒家,其中贵州鸿福盛宴、喜马拉雅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获得国家钻级酒家称号。三是创新开展促消费活动。2021年省商务厅牵头开展多彩贵州暖心消费季专项行动,支持省级资金5000万元用于推动汽车成品油促销、黔酒黔菜联动促销、商场家电促销和冬季旅游促销等主题活动。2022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多彩贵州·助商惠民”促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22〕14号)文件精神,省商务厅牵头开展9000万元餐饮消费券发放工作,帮助中小微餐饮企业恢复经营信心。省商务厅印发《2022年多彩贵州常态化促消费活动工作方案》,支持金融机构、支付平台组织省级夜间经济集聚区、美食街区;国家钻级酒家、生态黔菜示范店(体验店)举办黔菜美食促消费活动。
五、关于“加强非遗美食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培养和服务”的建议
一是修定完善《贵州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目前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修订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切实完善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二是积极开展非遗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提升非遗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注重推动传承人积极履行传承义务。旨在帮助非遗美食传承人系统学习饮食文化和美食传承与创新理论知识,在实践、展示和交流中提升非遗美食制作技能,促进非遗美食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十四五”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会同相关单位加大对非遗美食发展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深度开发“黔菜”标准和体系,推动非遗美食经济繁荣发展。二是鼓励各地加大对非遗工坊的建设力度,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并将非遗美食项目工坊作为省级非遗工坊评选的重要项目之一。三是推动餐饮高质量发展,新增培育10家国家级钻级酒家,重点培育20家生态黔菜示范店;打造5个省级夜间经济聚集区、美食街区;实施贵州小吃“走出去”实施方案;提升团餐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四是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抢抓暑假、中秋、国庆等消费旺季,加大消费券投放力度,举办2022年黔菜美食季和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常态化开展黔酒黔菜促销活动,提振餐饮消费信心。五是切实加强非遗美食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培养和服务,引导非遗美食企业、代表性传承人入驻美食文化街,逐步打造成传统手工技艺的非遗美食经济品牌活动。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餐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2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