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省商务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12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6-30 15:23 字体:[]

林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贵州省企业外贸竞争力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对外贸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结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阳海关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构建互利共赢的集群化发展产业生态,引导企业抱团出海”的建议

您围绕“外贸企业单打独斗、产品供给质量不高、话语权及议价权较小”的问题,提出该条建议,针对性强。我们已在以往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推进:

一是打造外贸产业集群,推动产贸互动。围绕肥料、白酒、轮胎、茶叶、吉他、打火机、辣椒、刺梨、薏仁米、工程机械等优势特色产品,培育打造建设7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8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021年,7家国家基地167家外贸企业完成进出口额22.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为22.5%,基地内企业平均进出口增速远高于基地外企业增速。二是构建境外营销服务体系,推动外贸企业抱团走出去。支持习普生物科技、詹阳动力重工建设贵州省(俄罗斯)农产品营销服务公共平台、贵州省(肯尼亚)工程机械营销服务公共平台,2021年推进17个茶叶品牌、工程车辆、轮胎等进入俄罗斯、非洲消费领域市场,累计带动出口近2000万美元。引导我省企业在RCEP、一带一路等重点国别市场布局建60个海外仓。三是创新海关监管方式,为企业抱团出海创造条件。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政策,推动跨境电商全业务模式落地。创新打造“全链条”合成监管模式,帮助企业从境外引进种猪,带动生猪加快恢复生产。推动广州港、深圳港、北部湾港在贵州设立无水港。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多证合一”“注销便利化”等改革措施。四是开行中欧班列,确保外贸企业物流畅通。支持贵州中欧班列稳定开行,自2021年10月首发中欧班列开行至今,共支持我省开行班列12列,货值4400多万美元。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筹备设立并推动贵州外经贸协会的成立,通过该协会扩大和加强省内外贸企业的交流合作,为政府和外贸企业搭建良好平台,围绕“质量、技术、标准、服务、品牌”等外贸核心竞争力建设,增强企业之间的利益纽带和凝聚力,引导企业“抱团出海”,进而由当前的“松散型”组织向外贸“紧密型”联合体发展。

二、关于“加强对外贸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推动产品、服务升级”的建议

省工信厅积极推进工贸联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和产品服务升级。“十三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6%以上,积极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连续两年对517家企业开展创新平台主体培育。支持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等创新项目,实现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项目关键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2018年以来,累计支持科技创新项目330个,支持金额2.47亿元。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续鼓励企业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增强创新能力和水平。继续支持外贸工业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基础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及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三、关于“加大对外贸出口扶持政策的研究,为外贸经济保驾护航”的建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外贸工作,近两年来,先后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出台的外贸出口扶持政策有《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全省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全省出口产品转内销若干政策措施》,省商务厅依托中央外经贸资金和省级商务资金,在出口企业扶持上配套出台支持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海外仓及境外营销服务平台、出口信保及国际展会等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等30余条扶持政策。贵阳海关发布《进一步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十条措施》。目前,完成了《贵州省对外贸易翻番发展路径研究》《贵州省跨境电商助推形成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路径研究》,储备了一批外贸出口扶持政策。下一步,将积极开展有关数字外贸的研究,推动出台外贸保稳提质、外贸沙盒监管试点等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外贸新业态的政策跟踪和扶持。

四、关于“分类指导外贸企业全球化布局,强化分类施策”的建议

近年以来,省商务厅通过建设国际产业园、布局海外仓、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分类指导产型企业、流通型企业、综合型企业开展全球布局。支持贵州轮胎到越南前江省龙江工业园区建设生产基地,引导我省企业在RCEP、一带一路等重点国别市场布局建60个海外仓。下一步,我厅将围绕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以提升产品质量、技术、标准、服务、品牌核心竞争力建设为目标,实施一国(地)一策,深耕一批重点出口市场,针对外贸产业和外贸企业开展分型培育、分型引导、分型支持、分型服务、分型转化,优化政策、服务资源匹配。


2022年6月28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