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界:
你们提出的《关于培育壮大贵州农村经济人队伍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省农村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农村经济人作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核心力量,为我们科学制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市场提供了准确的市场依据。贵州省商务系统自2018年开始组织全省农村经济人培训,省级统筹培训上千人,全省培训人数已近万人,其中80%成为了农产品流通领域生力军、主力军。另外《贵州省“十四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重点工作和项目分解实施方案》已明确到2025年我厅将培训1000人农村经纪人骨干人才的目标。
一、关于“搭建农村经济人教育培训平台”的建议
2021年以来,省商务厅围绕农村经济人实操技能,开展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打造、新媒体营销、农产品出村进城等内容举办了4场全省“农村经纪人骨干培训班”,其中两场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线上报名1259人,线上点赞人次超过6万(人)次。培训期间,全省9个市州累计4307人(次)农村经纪人、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进入直播间参加课程学习。另外两场线下培训,共邀请了全省88个县200多名农村经纪人及各市州商务系统工作人员20余人和电商职业技术学院老师14人参会,也邀请到蔬菜集团前董事长张文贵、贵州农学院张万萍教授等10余位省内外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同时联合商务部培训中心,带领学员到四川省实地调研考察,学习四川峨眉山市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农产品流通企业、物流与供应链企业、农产品上行及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经验做法。
同时,供销社统筹指导全省各市(州)供销系统实施“教育培训工程”,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专业技能培训、农村经济人队伍建设、基层社主任轮训等相关内容纳入教育培训工程范畴,作为各市(州)供销社综合业绩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推进。多方整合各市(州)供销系统社有企业及相关培训机构等相关教育培训资源,强化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扎实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多种实用性培训活动,2023年全省供销系统累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近5000人次。
下一步,针对农村经济人培训,贵州省人才培训中心及供销社将继续开展好相关培训项目,全面提高农村经济人系统知识,丰富农村经济人培训课程体系,增加知识覆盖面、技能涵盖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观念,引导农村经济人走自律发展道路。
二、关于“解决土地流转难困局”的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难,主要受制于产业发展规模和流通效率不高,省商务厅一是积极培育和壮大农村特色产业,做好产销对接工作。2023年1月,联动央视网、贵阳等市州人民政府分别举办线上线下2023贵州新春年货节,线上线下共销售贵州产品1.75亿元;5月,举办第五届“双品网购节”活动,累计销售额1823.2万余元;8月,联动各市州举办消夏消费季系列活动。9月,组织贵州优质企业赴北京参加北京新发地首届农产品博览会,达成意向合作订单216个;11月,启动贵州省2023电商消费季系列活动并举办网销优品发布会暨电商选品会。二是积极开展商贸物流有关工作,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2022、2023年向商务部争取中央服务业发展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资金2.8亿元。其中2022年累计支持全省60个冷链项目,共支持资金1.4亿元,推动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冷库库容增长15%以上、销地冷链集配中心冷库容10%以上,低温配送中心库容增长15%以上;2023年累计支持44个冷链项目,已拨付首批支持资金6515万元。同时完成数字化冷链信息平台建设,截止目前总共接入库容量189.82万立方,接入冷库87家。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继续发挥好在商贸物流与产销对接工作的引导作用,并积极会同自然资源厅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环境优化,推动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促进流转信息对称和流转效率提高,降低流转成本。
三、关于“畅通农村经济融资和市场渠道”的建议
在畅通农村经济融资方面,省商务厅于2021年统筹“一码贵州”平台推出了“贵州省农产品交易平台”,并在平台推出“农村合伙人”等相关服务,旨在联合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人提供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经济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堵点。
在市场渠道方面,一是打造“贵荟馆”流通品牌,助力黔货黔品“出山入粤”。“贵荟馆”省外仓项目围绕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东莞、中山等对口协作城市,按照“一城一馆”进行谋划布局,项目均落地在当地繁华商业地段和业态成熟商圈,贵荟馆设形象馆展示厅、商务馆交易厅、投洽馆对接厅、协作馆合力厅、多彩馆国际厅,以“五馆五厅”为载体打造贵州珍品“大观园”、商贾往来“会客厅”、消费协作“帮扶地”、引资入黔“桥头堡”。目前已建成9个馆,其中广东省有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中山6个贵荟馆省外仓项目,6个馆累计达成订单2.2亿元,贵粤荟∙深圳馆与广东越秀集团等企业签订日均350万元的热鲜牛肉供应订单,贵粤荟∙惠州馆每日为惠州市供应生猪价值约50万元,贵粤荟∙东莞馆每日销售贵州五谷蛋50万枚,贵粤荟∙中山馆销售贵州刺梨系列产品日均超过万元。二是推动“圳品+贵品”品牌建设。省商务厅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就品牌共育、渠道拓展等事宜对接,拟参照“圳品”评价标准体系建立“贵品”评价工作机制,把更多贵州农产品培育为“贵品”和“圳品”,推动“贵品+圳品”双品牌进入粤黔市场。目前,全省共有17家企业、48个产品获评“圳品”。三是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组织我省9家预制菜企业参加首届中国(东莞)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贵州黔味生态预制菜产业推介会”,达成意向订单约100万元,其中,青色食品(茶香鸭)意向订单50万元,牛来香意向订单20万元。推动从江县人民政府与佛山市弘荔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围绕桑芽菜推动专业化生产线产销体系项目建设,项目投产、经营后,可有效解决当地就业岗位带动上群众参与桑叶种植,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惠水县人民政府和深圳市誉兴饮食管理有限公司,依托誉兴公司的专业优势及资源能力,结合惠水资源禀赋,分两期建设预制菜(净菜半成品)加工配送中心、团餐运营中心及特色预制菜(食品成品)研产销一体化基地,助力惠水县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省商务厅与省供销社将继续推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加强服务体系共建、涉农业务融合;积极参与到培育壮大农村经济人队伍工作中来,从包装包材、品牌建设、市场畅通等方面持续带动基层合作社、供销社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四、关于“强化农村经济人组织建设”的建议
省商务厅正与贵州省人才培训中心就经济人组织建设进行商议,拟用三年时间,联合供销社、合作社、农户、农产品流通企业、优秀农民创客等,组建农村新型商业带头人协会。并在9个市州建立行业专业委员会。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总体目标,促进农产品流通经纪人“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经营”、“现代化经营”、“综合化经营”、“市场化经营”,加强经纪人之间的联系,实现农产品产销渠道及资讯资源共享,使农产品流通经纪人队伍向规模化、组织化方向发展。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