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0-4126558 | ||
文 号: | 发布时间: | 2019-01-28 10:58 | |
发布机构: | 文件有效性: |
省商务厅关于印发《2019年贵州省商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州)、贵安新区商务主管部门,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有关单位:
经研究同意,现将《2019年贵州省商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1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9年贵州省商务工作要点
全省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全国商务工作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主基调主战略和三大战略行动,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上下功夫,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商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深化商务体制机制改革为支撑,突出抓好三项重点任务,着力实施五大行动计划,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全省商务工作主要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货物进出口量质双提升;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0%;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13亿美元。
全省商务工作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产销对接推动“黔货出山”取得新突破
1.继续实施销售渠道拓展工程。巩固省内市场,重点面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推动更多绿色农产品稳定进入东部批发市场,促进“黔货出山”。
2.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规模5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推行“以销定产”。引进优强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打造1-2个特色区域性农产品主产区。
3.推进农产品流通与物流标准化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分拣、包装标准化水平。
4.实施冷链设施提升工程,建成并运营可实时监测的冷链监控平台。实现500亩以上坝区产地型(预)冷库县域全覆盖。
5.大力培育流通企业人才和农产品经纪人。
6.建立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推广复制“淘宝村”等电商扶贫经验。
7.继续推进“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工作,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协调和组织家政培训,推动家政服务品牌企业为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更多岗位。
二、推动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取得新突破
8.贯彻落实《贵州省推动企业沿着“一带一路”方向“走出去”行动计划(2018-2020年)》。
9.密切跟踪服务贵州轮胎越南投资项目建设,推动西南能矿阿根廷锂矿项目、赤天化纸业埃塞俄比亚纸厂项目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10.制定促进贵州省对外劳务合作支持政策,面向贫困县组织实施劳务输出。加强与澳门中职协会对接,落实300个对外劳务输出岗位合同。
三、加快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11.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改革任务清单。继续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经验。
12.进一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13.建立利用外资工作协调和投诉处理机制。
14.高标准建设中国(贵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推动试点试验取得新实效。
15.深化贵安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推动试点试验取得新实效。
16.支持发展“海外仓”及海外运营中心,鼓励B2C线上线下体验店发展。
17.深化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广应用标准版功能。
18.推进“贵州智慧口岸”、遵义和铜仁航空口岸、贵阳铁路口岸“一口岸两作业区”建设。
19.出台“陆海新通道”支持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班列支持和补贴办法。
四、全力实施流通和消费升级行动计划
20.实施内贸流通设施“十百千”提升工程。打造10条商业示范街区,开展100个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改造,建设1000个蔬菜零售和便利店等便民网点设施。
21.实施生活性服务业“百千万”提升工程。培育100家品牌连锁企业,建设1000个便民消费服务中心,新增注册10000个内贸流通市场主体。
22.推动贵阳、贵安新区、安顺国际陆路港建设。
23.推进贵阳、毕节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和遵铁物流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建设。
24.推动现代商贸、现代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25.加快实施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26.加强行业指导,支持贵州现代物流集团、遵铁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开展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27.开展消费提质专项行动。完善汽车消费相关政策。创建绿色商场,发展壮大绿色循环消费。引导流通企业在超市、门店等增设绿色产品专区。
28.实施黔菜创新发展工程,培育黔菜餐饮品牌和贵州绿色食材,发挥餐饮对消费的带动作用。
29.开展社消零上规提质专项行动。实施批零住餐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以社区、景区、商贸综合体、商贸市场为重点,成立国有平台公司作为联合经营主体,实现对零散小经营户的集中管理,通过统一的结算平台实现消费入统。
五、全力实施贸易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30.实施外贸主体“十百千”培育工程。消除10个外贸空白县,净增100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新增1000万美元规模以上企业20家。
31.完善重点联系企业制度,对年度进出口额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开展精准服务。
32.实施展会开拓市场“十百千”工程。以订单为导向,精准遴选10个境外重点团体展会,支持200家企业开拓重点国别市场,支持1000家企业参加国际经贸展会。
33.发展外贸新业态。在园区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30家。积极申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34.探索开展出口退税保险制度,发挥“退税资金池”的作用,促进数据回归入统。
35.继续支持贵阳市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积极培育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园区和示范企业,离岸服务外包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36.探索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六、全力实施外资促进行动计划
37.推动出台《关于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1+5”系列文件,做好政策兑现和服务保障,在引进外资重大项目和打造国际、地区合作园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38.实施招大引强“三百”工程。策划500个开发区招商项目,对接300家重点企业,落地100个重点项目。
39.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经贸合作,加大对台湾地区招商引资力度,办好香港经贸活动周等重大经贸活动。围绕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组织实施好展会、供应链等招商活动。
七、全力实施开发区增强行动计划
40.贯彻落实《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意见》,完善开发区综合考评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开发区在全国综合考评排位前移。
41.以“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和69家省级开发区为载体,打造5个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功能齐全、链条完整的省级国际、地区合作园区。
42.提升综合保税区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支持贵阳、六盘水、铜仁、黔南、安顺五个市州做好保税物流中心(B型)筹备建设。
八、全力实施自身建设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43.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自觉地把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
44.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落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隐形变异新表现,保持纠“四风”、强作风的定力韧劲。
45.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大力支持干部提升学历拓展业务水平,全面提升工作本领。
46.加强调查研究,强化战略性、全局性研究谋划,增强对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预见性。